2011年中國物流發展報告會在京召開
2011-02-101545人瀏覽
![]() |
1月19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學會在北京科技會堂召開2011年中國物流發展報告會。會議全面總結了2010年及“十一五”期間我國物流工作的新進展,分析了當前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對物流業的影響,并對2011年及“十二五”期間物流業發展趨勢做了展望。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中國物流學會會長何黎明在會上做了題為“轉變方式,提高質量,努力開創‘十一五物流業發展新局面”主題報告。報告回顧了我國物流業“十一五”期間的發展成果,分析了“十二五”物流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并提出了物流業發展的基本思路。
“十一五”期間,在經濟發展的推動下,我國物流業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保持了較快增長。2010年,社會物流總額和物流業增加值,分別達到了125萬億元2.7萬億元,與“十五”末期的2005相比,雙雙實現了總量翻番,分別年增長21%和16.7%;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約為18%左右,可望比2005年降低0.3個百分點,相當于新增社會經濟效益1000多億元;我國物流業增加值占GDP得比重可達7%左右,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約為16%左右,有力的支持了國民經濟發展和發展模式轉變。在此期間,物流業產業地位顯著提升,物流市場規模快速擴張,物流企業加速成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速度加快,物流信息化運用和技術創新取得實效,物流行業基礎工作體系基本形成,物流業對外開放邁開新的步伐,物流業政策環境也有所改善。
“十二五”時期,我國物流業發展仍將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面臨新的形勢。保持經濟平穩健康運行和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物流業發展將面臨新課題;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和堅持擴大內需戰略,物流需求將出現新變化;新的開放戰略和新的競爭環境,物流企業將面臨新挑戰;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城鎮化加快推進,區域物流將形成新格局;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的完善和新科技革命的深入,物流運作將出現新模式;日益緊張的能源、資源、環境約束壓力,物流發展方式必將實現新突破。
在對未來發展形勢分析判斷的基礎上,報告提出了“十二五”時期我國物流業發展的基本思路:在抓緊落實國務院《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基礎上,爭取物流業發展的戰略思路在“十二五”規劃中突出體現,并積極協助政府有關部門籌劃2011-2020年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我們建議,到“十二五”末期,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節能環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物流業由注重基礎建設向全面提升服務質量轉變。根據培育適應客戶需求的物流企業群體,并以A級物流企業國家標準促使企業提升發展,出現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物流企業集團。整合優化物流設施設備,全面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物流管理、服務和技術創新有新的突破。物流市場環境得到優化,行業基礎工作進一步加強,有利于物流業發展的管理機制和政策體系逐步形成。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繼續下降。物流業在支撐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中發揮更大作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的物流基礎。
中國物流發展報告會是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學會主辦的一年一度的物流行業年度盤點總結大會,自2001年首次召開以后已成功舉辦了十屆,形成了較為廣泛的影響力。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鐵道部、商務部、銀監會、民航局、郵政局、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國家開發銀行等有關部門的代表;部分省、市(區)政府物流工作牽頭部門以及物流行業協會的領導;部分物流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以及物流研究、教學、新聞單位、投資咨詢單位的代表近500人出席了會議。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交通部等部門領導就我國物流行業相關政策進行了通報與交流。業界專家針對冷鏈物流、電子商務物流、物聯網等熱點進行了專題演講。會議還評選發布了“2010年中國物流與采購行業10件大事”。
責編:樓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