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開展4月全國交通運輸及物流運行態勢分析工作
2011-06-284098人瀏覽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開展4月全國交通運輸及物流運行態勢分析工作 | |
針對油價上漲,建議政府有關部門研究通過延長道路通行費收費期限,
來降低通行費收費標準,減輕企業壓力的可行性
2011年5月6日,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召開了“2011年4月全國交通運輸和物流運行態勢分析會”。會議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秘書長索滬生主持。會議分析了今年4月份全國鐵路、航空、航運、公路運輸和物流企業運行情況,著重研究討論了油價上漲給運輸和物流企業帶來的經營困難。
會后形成了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關于《2011年4月份全國交通運輸及物流運行態勢分析報告》,該報告已報送國家發改委。
該分析報告顯示:今年以來國家出臺多項宏觀經濟調控政策,調控力度逐步加大,在運輸和物流生產中已經有所反映。4月7日國內油價再次上調后,對運輸企業,特別是公路和水路運輸企業影響較大,油價上漲的累積效應,企業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消化。在油價上漲,經營成本增加,企業利潤空間不斷縮小情況下,繼續保持行業良好發展態勢面臨較大壓力。部分公路貨運和內河航運企業反映,已處于行業退出的臨界點。
報告指出,4月份全國鐵路客貨運輸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主要指標實現同比大幅增長,重點物資運輸情況良好;一季度,在宏觀經濟增速回落、淡季等因素作用下,航空運輸生產增速減緩;公路客貨運輸保持平穩增長;受全球貿易影響,國際航運業整體運價繼續低位徘徊,BDI指數維持在1000多點的低位,運力相對過剩局面沒有明顯改善;港口生產情況穩定,主要指標均比去年同期較快增長,受全球通脹預期和國內宏觀調控影響,短期內港口外貿貨物,尤其是外貿大宗商品的吞吐量增速將可能放緩。
報告分別對鐵路、公路、航空、航運、港口的運行態勢,及典型企業和地區的情況進行了分析。
分析報告針對油價持續上漲給運輸和物流企業帶來的經營困難,建議政府有關部門研究通過延長道路通行費收費期限,來降低通行費收費標準,減輕企業壓力的可行性。
建議指出,從中長期看,我國成品油價格上漲的趨勢難以改變,運輸和物流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有加劇傾向。自2010年開始,我國成品油價格調整頻率加快,且價格調整幅度加大。以北京市0#柴油供應價格2010年4月14日至2011年4月7日,一年來,油價從6.88元/升漲到7.79元/升,升幅達13.2%。如果從更長遠的一段時間看,根據有關專家統計,從1998年到2011年4月7日,油價調整了53次,其中下調10次,上調43次。這中間,0#柴油從2.32元/升上漲到7.79元/升,上漲2.23倍。但與此同時公路客貨運運價幾乎沒有上漲。運輸企業原本已經很狹小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也是產生市場不規范運作和影響穩定的因素。
短期內,各地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通過對燃油價格補貼,可以部分緩解燃油價格上漲對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壓力,但長期看,這種辦法恐難持續,同時對生產要素進行價格補貼,將不利價格機制引導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
根據對運輸企業的了解和測算,目前公路運輸中燃油費用占總成本的第一位,為40%-50%,而占比第二位的就是道路通行費用,為30%左右。為減輕運輸企業的壓力,建議有關部門進一步研究通過系統地降低道路通行費用,從制度層面緩解運輸和物流企業的生產經營困難問題。為此,具體建議:
1.降低部分道路通行費,特別是希望能進一步對一些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公路客貨運輸企業在通行費上予以一定傾斜。
2.鑒于目前相當一部分公路不是由政府投資興建的,而是按照“借貸修路”的辦法建設的,對這部分公路,建議加緊研究通過延長道路通行費收費期限,來降低收費標準的可能性。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實行道路資產證券化,通過債轉股和發行中長期道路建設債券等措施,緩解目前道路維護和財務費用的壓力。隨著道路負債水平的降低,將有可能通過延長道路收費時間,達到降低道路收費標準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