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物流業突破口:信息化的第四方物流
2010-07-072154人瀏覽
中國物流信息化高峰論壇以“權威、前瞻、互動、務實”為顯著特征,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德國慕尼黑國際博覽集團聯合主辦,界上傳媒、物流時代周刊組織承辦。本屆論壇主題為“物流信息平臺構建與IT技術創新應用”,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等重要文件精神,推進信息化在物流業的普及,提升我國現代物流業水平。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會長錢永昌到會致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專家汪鳴、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施興德、浙江省道路運輸管理局局長張平平、中國電信政企客戶事業部總工程師萬軍、中國移動上海公司集團客戶部總經理黃剛等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業界重要人士,參與了本屆論壇的主題演講和長達三個小時深入的互動交流。
近年來,在“物流資源難整合”、“物流信息化難推進”的情況下,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在協同探索中不乏亮點:從區域看,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等地,已在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方面取得成效;從IT供應商看,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萬達信息、湖南天驕、物流無憂網等,已在物流信息服務和物流電子商務等方面顯出優勢;從物流企業看,中外運、寶供、傳化等已在物流信息平臺或物流網上市場等方面贏得聲譽。
與會人士認為,在我國第三方物流尚未完全成熟的背景下,上述卓有成效的實踐中,已經活躍著第四方物流的身影;快速發展的中國信息化為第四方物流的成長提供了肥沃土壤,使中國物流業的“跨越式發展”成為可能。完善、壯大第四方物流,正是當下我國現代物流業升級突破的重要和必由之路。
第四方物流,是指不參與具體的物流活動,只對物流活動進行系統設計、資源整合、經營管理、信息共享、提供物流解決方案或供應鏈方案,并以此為交易活動的全過程。完善的第四方物流能夠在優化企業物流的基礎上,整合社會資源,實現物流信息充分共享、社會資源充分利用。據中國物流信息化高峰論壇組委會秘書長楊瀟介紹,我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之所以還未從總體上取得突破,關鍵在于政府和市場各自為戰,雙方還遠未形成高度默契、有機配合的局面。信息化的第四方物流的完善、壯大,將彌合這一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