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培訓
打造現代交通 服務科學發展
2012-05-072433人瀏覽
打造現代交通 服務科學發展
發布日期:2012-04-25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大 中 小 ]
編者按:黨的十七大和省十二次黨代會以來,浙江交通組織實施了“大港口、大路網、大物流”現代交通三大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2月2日,夏寶龍省長視察省交通運輸廳時給予充分肯定,同時要求在現代交通三大建設基礎上建設大航空、大水運。實施大投入,建設大交通,促進大發展。全系統認真貫徹夏省長講話精神,開展了大學習大討論活動?,F將郭劍彪廳長在《人民日報》4月25日“干部說干事”專欄《打造現代交通 服務科學發展》的署名文章予以刊發。以饗讀者。
交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具有基礎性、先導性作用。這決定了交通工作必須著眼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來謀劃和推進。近年來,浙江省交通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舟山群島新區建設、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建設三大戰略,著力打造現代交通,積極服務科學發展。
著眼于建設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大港口。浙江省地處長江經濟帶與沿海經濟帶的T型交匯點,擁有發展港口的獨特優勢,同時經濟外向度高。港口是對外開放的主要渠道和窗口,建設大港口是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途徑,是建設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的必然選擇。浙江省交通部門認真實施港航強省戰略,加快沿海深水泊位和航道、錨地等公共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集裝箱和大宗散貨運輸,2011年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達到6.9億噸,居世界首位;加快轉變港口發展方式,組建港航聯盟,拓寬港口腹地,延伸港口產業鏈,構建港航物流服務體系;大力培育現代航運業,全省船舶運力突破2000萬噸,萬噸以上船舶比重超過1/2,金融、信息、咨詢等高端航運服務業蓬勃發展。
著眼于促進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建設大路網。率先推進區域和城鄉一體化發展,并輻射帶動周邊地區,是浙江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完成好這一任務,必須建設覆蓋全省、貫通省內外、連接城鄉、運行高效的大路網。浙江省交通部門著力建設“接口路”、“聯網路”,打通“斷頭路”,暢通出省高速通道,完善省內高速環網,促進杭、甬、溫三大城市圈和浙中城市群以及14個產業集聚區發展,先后建成杭州灣跨海大橋、舟山跨海大橋兩座世界級大橋,顯著改善了長三角交通格局;著力改善農村交通,經過8年努力建成8萬多公里通村公路,惠及3000多萬農村群眾。同時,以嘉善為示范點積極推進城鄉交通統籌發展,大力發展農村客運,班車通村率提高到92%以上;開展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建設試點,開辟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增強交通服務“三農”能力。
著眼于服務經濟發展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建設大航空。浙江人素有外出經商創業的傳統,足跡遍及海內外。支持浙商“創業創新闖天下”,需要大力發展民用航空和通用航空。同時,旅游業的發展也對航空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機場管理職能劃歸交通部門以后,浙江省交通部門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制定了全省民航機場發展規劃,提出加快重點機場擴能改造,提升民航機場服務水平;支持地方政府建設空港物流園區,大力發展臨空產業,促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
著眼于發揮江南水網資源優勢建設大水運。水運具有運量大、能耗低、占地少、污染輕、運價廉等優勢。浙江省具有豐富的內河水運資源,但尚未得到有效開發。浙江省交通部門按照“北提升、南暢通、東通海、西振興”的思路,加快建設內河水運骨干航道,重點實施京杭運河擴能改造和錢塘江中上游航運開發,并積極發展河海聯運,促進山海協作。同時,優化內河港口布局,提高內河航運能力,促進沿河產業帶發展。
著眼于增強市場活力建設大物流。發展現代物流,可以提高經濟效率、優化經濟結構。物流與交通運輸密切相關,二者相互依托、相互促進。浙江省交通部門在全國率先開展大物流建設,是全國首個交通物流業發展試驗先行區。牽頭承建的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共享信息平臺已走出國門,組建東北亞物流信息服務網絡,并將向亞歐物流合作延伸。目前,全省已形成一批綜合性物流基地和現代物流龍頭企業,A級物流園區、物流企業數量居全國首位。
交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具有基礎性、先導性作用。這決定了交通工作必須著眼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來謀劃和推進。近年來,浙江省交通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舟山群島新區建設、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建設三大戰略,著力打造現代交通,積極服務科學發展。
著眼于建設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大港口。浙江省地處長江經濟帶與沿海經濟帶的T型交匯點,擁有發展港口的獨特優勢,同時經濟外向度高。港口是對外開放的主要渠道和窗口,建設大港口是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途徑,是建設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的必然選擇。浙江省交通部門認真實施港航強省戰略,加快沿海深水泊位和航道、錨地等公共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集裝箱和大宗散貨運輸,2011年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達到6.9億噸,居世界首位;加快轉變港口發展方式,組建港航聯盟,拓寬港口腹地,延伸港口產業鏈,構建港航物流服務體系;大力培育現代航運業,全省船舶運力突破2000萬噸,萬噸以上船舶比重超過1/2,金融、信息、咨詢等高端航運服務業蓬勃發展。
著眼于促進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建設大路網。率先推進區域和城鄉一體化發展,并輻射帶動周邊地區,是浙江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完成好這一任務,必須建設覆蓋全省、貫通省內外、連接城鄉、運行高效的大路網。浙江省交通部門著力建設“接口路”、“聯網路”,打通“斷頭路”,暢通出省高速通道,完善省內高速環網,促進杭、甬、溫三大城市圈和浙中城市群以及14個產業集聚區發展,先后建成杭州灣跨海大橋、舟山跨海大橋兩座世界級大橋,顯著改善了長三角交通格局;著力改善農村交通,經過8年努力建成8萬多公里通村公路,惠及3000多萬農村群眾。同時,以嘉善為示范點積極推進城鄉交通統籌發展,大力發展農村客運,班車通村率提高到92%以上;開展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建設試點,開辟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增強交通服務“三農”能力。
著眼于服務經濟發展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建設大航空。浙江人素有外出經商創業的傳統,足跡遍及海內外。支持浙商“創業創新闖天下”,需要大力發展民用航空和通用航空。同時,旅游業的發展也對航空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機場管理職能劃歸交通部門以后,浙江省交通部門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制定了全省民航機場發展規劃,提出加快重點機場擴能改造,提升民航機場服務水平;支持地方政府建設空港物流園區,大力發展臨空產業,促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
著眼于發揮江南水網資源優勢建設大水運。水運具有運量大、能耗低、占地少、污染輕、運價廉等優勢。浙江省具有豐富的內河水運資源,但尚未得到有效開發。浙江省交通部門按照“北提升、南暢通、東通海、西振興”的思路,加快建設內河水運骨干航道,重點實施京杭運河擴能改造和錢塘江中上游航運開發,并積極發展河海聯運,促進山海協作。同時,優化內河港口布局,提高內河航運能力,促進沿河產業帶發展。
著眼于增強市場活力建設大物流。發展現代物流,可以提高經濟效率、優化經濟結構。物流與交通運輸密切相關,二者相互依托、相互促進。浙江省交通部門在全國率先開展大物流建設,是全國首個交通物流業發展試驗先行區。牽頭承建的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共享信息平臺已走出國門,組建東北亞物流信息服務網絡,并將向亞歐物流合作延伸。目前,全省已形成一批綜合性物流基地和現代物流龍頭企業,A級物流園區、物流企業數量居全國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