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合作 資源共享才是共贏之路
2010-07-072245人瀏覽
中國民營物流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政府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扶持民營企業,學術界也紛紛以數據論證了民營經濟的重要性,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為響應國家“節約型經濟和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遠成集團倡導中國民營物流企業:加強合作、資源共享、實現共贏。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丁俊發指出,國內物流企業與企業物流開始步入快車道,中國將形成公有制物流企業、民營物流企業與外資(含中外合資)物流企業三足鼎立的局面。
發展民營物流早已成為世界物流的普遍趨勢。據世界銀行統計,民營部門已參與了全球75%的公共汽車運輸、95%的汽車貨運,以及越來越多的鐵路運輸。在民航和水運方面,許多原來由政府部門控制的航空公司和水運公司已實行了民營化或至少已向民營部門開放。
據國家工商局等有關部門統計,國內企業總注冊資本中,國營約20萬億、民營8萬億、外資約5萬億。在《2006年中國最具競爭力50強物流企業排序名單》中,有14家民營物流企業入選,占總數的28%。其中,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億元的有13家,超過10億元的有8家,超過20億元的有3家。
與所有的民營企業一樣,遠成在發展的征途中克服了太多的挫折和困難。可以說遠成集團的發展史是中國民營物流企業發展史的一個縮影。遠成集團成立近20年,見證了中國物流行業的發展,深感合作的重要。面對今天的新形勢和新環境,企業必須通過物流市場資源的有效整合,建立“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戰略伙伴關系,才能真正實現“綠色物流”、“科技物流”、“和諧物流”的大物流時代。
加快與國際物流企業合作的步伐
在剛剛過去的2006年里,國際物流巨頭憑借雄厚的資本、先進的物流理念、管理技術和人才優勢加快在我國物流市場布局。在2006年,國內物流界有三件“震驚”的事件: 一是荷蘭跨國物流商TNT以“購買式”兼并華宇物流企業; 二是FedEx以4億美元收購了和大田合資的快遞公司; 三是UPS以1億美元的代價同中外運協議分手,這被業內認為是外商獨資化舉動的一個開始。
隨著中國對加入WTO物流市場開放承諾的兌現,外資物流企業進入中國,更多地會選擇控股或獨資經營。可以說,目前是一個產業整合的時代。跨國公司之所以能做大做強,大多是通過資源整合。我國的物流企業除不斷整合自身現有資源,還應加快對社會物流資源的整合,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支出和最有效的方式,擴展服務網絡建設,實現企業集團化、規模化經營,鞏固和擴大在物流市場中的占有率。
國內物流企業要首先植根于國內物流市場,國內物流市場是企業提高競爭力的根基。我國物流企業應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開展與國際物流企業的聯盟與合作。合作的方式可以是多樣化的。我們的立場是用好外來的各種資源,做好、做大、做強民族物流品牌。
開拓中國物流行業多元化合作的模式
1、加強物流企業之間的密切合作。
成功的物流企業都與同行有良好的合作。不管什么體制,只有科學有效的聯合,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中國的物流市場廣闊,客戶的需求是多樣性的,無論是運輸工具線路和聯運方式,還是價格成本和時間周期,任何企業也無法全面承攬實現所有的服務,實施戰略聯盟與合作已是大勢所趨。成功的如中國郵政與中鐵、遠成與中國行郵、成立剛一年的上海物流專線聯盟等合作模式。
2、加強物流企業與制造業的合作。
根據2006年全國物流統計調查資料,制造業物流外包特別是銷售物流外包明顯加大,增長速度在5%-10%左右,運輸與倉儲外包的增長速度在10%-15%左右。其中,2005年企業運輸業務委托第三方的比例為67.1%,比2005年同期提高2.5個百分點。由于專業化分工加快,第三方物流市場逐步細分,專業化程度提高。產業細分,形成專業化物流市場,專門化物流公司。成功的有安吉天地與上汽、寶潔與寶供等合作模式。
不容樂觀,中國物流社會化、專業化運作方面的理念和實際運作基礎比較低,發展道路還很艱巨。由于各物流有關行業、部門、企業均自成體系,獨立運作的思想理念和運作模式根深蒂固,嚴重影響物流效率整體水平。
國內物流企業間在資源共享、服務創新、客戶服務、信息溝通等方面加強合作的同時,應積極加強與金融、生產制造業的合作,構筑新型戰略聯盟關系,挖掘國內市場潛力,盡可能地擴大市場份額,為物流市場競爭中的戰略聯盟、戰略合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打破行政干預,加強區域間物流合作。
區域間物流合作是實現區域效益******化、物流成本不斷降低的重要形式。主要有物流園區之間、城市之間、產業鏈之間等方式的合作。以長江三角洲物流合作為例,實現的意義重大。
上海是我國重要的國際經濟、貿易、金融和航運中心,特別是2010年世博會申辦成功,將大大增強中心城市的服務功能。江蘇、浙江兩省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發達省份,三省市地域相鄰,人緣相親,文化相通,經濟相融,各方面的聯系十分密切。在江蘇省提出加快沿江開發帶建設和浙江省提出加快環杭州灣產業帶建設中,主動接軌上海,加快現代物流支撐服務體系建設,是明智的決策。這一區域的現代物流合作必定會對國內其它地區產生示范作用,對國家現代物流發展戰略將產生重要的影響。
長三角物流合作的模式值得我們借鑒與推廣。當然,全國各區域間都存在著種種合作的各自特點和優勢,我們只有加強區域間合作的力度,加快各區域間合作的步伐,認真做好物流業升級換代的有效整合,才能全面提升整個物流業的素質,才能在激烈競爭的國際物流業占有一席之地,也才能真正做大做強“中國現代物流業的民族品牌”。
中國經濟今后要向工業化、城鎮化、商場化和國際化發展,帶來了民營企業發展的新機遇,尤其是民營物流企業將大有可為。推動物流市場主體加強合作,建立戰略聯盟,是經濟發展進入供應鏈競爭時代的必然要求。中國物流行業的合作化、規模化,不僅要求工商企業完善企業內部物流管理,有效分離企業內部的物流業務,提供物流市場充足的物流需求,而且要求物流企業為滿足社會多樣化物流需求而提供社會化、專業化、高效化的物流服務。只有這樣,才能發揮現代物流服務的作用,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